10月31日下午,第一届创新与发展国际论坛——博士研究生国际论坛I在辽宁大学纪检监察与法学学部科研楼236会议室成功召开。本次分论坛聚焦“跨境教育改革与教育治理、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国际货币体系下的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城乡一体化”等前沿学术议题,汇聚海内外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力量,深入探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分论坛由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青年教师李楚童主持,点评嘉宾为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教师赵昌松与李翀宇,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的博士研究生、青年学者及论坛参会代表共20余人现场参与交流。
在上半场汇报中,学者们主要聚焦人工智能与绿色发展、全球教育治理、跨境教育改革、低碳消费等话题展开分享。来自辽宁大学的陈曦博士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 AND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SRDI FIRMS”为题,来自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沙迪博士围绕“EMPOWERING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IN THE GLOBAL SOUTH THROUGH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为题,来自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一航博士以“RESILIENT DEVELOPMENT PA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CROSS-BORDER EDUCATION”为题,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朱磊博士以“FROM PSYCHOLOGICAL NEEDS TO BEHAVIORAL TRANSFORMATION: INTEGRATING 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MOTIVATION –OPPORTUNITY –ABILITY MODEL IN EXPLAINING LOW-CARBON PURCHASING AMONG CHINESE CONSUMERS”为题,进行分享交流。
在下半场汇报中,学者们主要聚焦跨境教育的韧性构建与发展机遇、人民币国际化、数字化与低碳发展、中国城乡一体化演进等议题。来自辽宁大学商学院的Sadaf Noor博士以“WISDOM UNDER PRESSURE: THE DUAL MODERATING ROLES OF SOCIAL PRESSURE AND PRICE CONSCIOUSNESS IN GREEN ADVERTISING”为题,来自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李丙博士以“EXPLORING OPPORTUNITIES, BUILDING RESILIENCE, AND FORGING THE FUTURE OF CROSS-BORDER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为题,来自辽宁大学金融与贸易学院的吴丹博士以“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为题,来自辽宁大学的徐小凡博士以“HOW DOES THE REAL- DIGITAL ECONOMY INTEGRATION DRIVE LOW-CARBON DEVELOPMENT? — AN EMPIRICAL TEST BASED ON PANEL DATA OF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CHINA”为题,来自辽宁大学经济学院的郭安皓博士以“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PROSPECT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SYSTEM IN CHINA: A BIBLIOMETRIC AND VISUAL ANALYSIS”为题,进行交流分享。
在点评环节,两位点评专家结合专业性和学术性对9场报告进行了点评。赵昌松对陈曦博士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了人工智能应用选题的前沿性,并对研究设计提出了完善建议;对沙迪博士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全球动荡和国外高等教育一定程度缺失的背景下,中国赋能全球南方国家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王一航博士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对跨境教育的韧性构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对Safad博士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并在实验分类、信息传递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
李翀宇对沙迪博士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在中国如何通过区分不同国家语境提出针对性机制探索、定量分析中国赋能南方国家教育发展的成效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对李丙博士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对跨境教育运行机制的研究方面提出有效建议;对吴丹博士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对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的实际成效评估,以及政策建议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对朱磊博士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了绿色低碳消费的选题,并对心理需求的作用机制提出改进建议;对徐小凡博士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认可了其选题的前沿性,并对实证模型和实验细节提出了合理化完善意见;对郭安皓博士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探讨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并对城乡一体化研究重点的演进进行了充分讨论。
点评结束后,参会师生围绕报告核心问题展开深度互动,针对提问,各位博士均作出回应,现场氛围热烈,真正通过学术交流拨开迷雾。他们不仅针对点评人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尽解答,展现出扎实的学术功底与敏锐的思辨能力,更通过互动过程中获得的启发,为自身研究注入了新的思考维度与创新方向。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术交流的双向赋能效应,实现了知识共享与思维碰撞的良性循环,为后续研究工作的深化与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第一届创新与发展国际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分论坛紧扣“创新前行、发展共享”的论坛理念,报告主题覆盖“教育、科技、民生、国际关系”四大核心领域,为青年学者构建了高端学术对话平台,通过跨学科议题的深度碰撞,为经济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科研范式创新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动能。未来,创新与发展国际论坛将持续助力青年学者聚焦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命题,推动优秀研究成果产出,为国际教育合作与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学术力量。
亚澳商学院
2025年11月3日